网上科普有关“关于科幻的疑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科幻的疑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幻作品创作到今天为止,已然有了百余年历史。
然而自鲁迅时代及其后七八十年时间里,科幻作品多以“普及科学知识”的面目出现,故而在非文学的功利性道路上愈行愈远。毋庸置疑,科幻作品尤其是科幻小说总是具有相对强烈的科学启蒙特质,故而在传统主流文学创作领域乃至科幻作者本身,大都将它归类到少年读物一类。
直到1978年以后,以《珊瑚岛上的死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科幻作品以及以童恩正、叶永烈、郑文光、刘兴诗为代表的科幻作者群体的涌现,几乎可以称作是中国科幻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这个阶段的科幻作品逐渐从少儿化向成人化转变,同时其中的科学元素从最初以体现传播和教育的功能为主的前台向着以设置背景为主的后台转变。也即从非文学的尴尬地位开始向着大众文学转移。尽管这些作品更多的是借用科幻的外壳,本质上依旧是冒险或者警匪小说(如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小说,科幻设置在其中不过是背景),但其中也不乏拥有真正科幻内涵的作品。以《珊瑚岛上的死光》为例,死光作为一种道具,他小说本身起到相当大的情节推进作用。尽管小说本身的语言并没有任何出众之处,然而既然文章能够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并且被改编成**就很能说明当时的社会主流已然认识到科幻小说这一游离于传统文学类型之外的作品类型了。
如果科幻作品在当时能够获得与他同时进入中国主流文坛的现代主义作品同等的地位,那么在当时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中西方在文化以及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之下,科幻实现一次强而有力的走入主流文学市场,甚至开创一个中国式的“科幻黄金时代”也不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可以从八十年代末期到今日,《科幻世界》杂志的崛起上得到充分印证:目前该杂志作为一份实际上质量并不算太高的读物,以平均三十万份、最高四十万份的月销售量稳稳占据世界科幻历史上科幻类杂志销量第一的位置。这几乎是六七十年代科幻作品在美国炙手可热的时候,所有的科幻类刊物的月销售量的总和。
自1979年开始,赵之、鲁兵、甄朔南、陶世龙等科普作家以《中国青年报》“科普小议”专栏为阵地,对当时的主要科幻作者和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批判。
1980年,钱学森在全国出版工作者会议上发表讲话,表达了自己对科幻小说的反感。
1983年上半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在文学理论界中展开。科幻作品被定义为“精神污染”
1983年11月5日的《人民日报》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声称:“一些挂上‘科学幻想’的招牌的东西已经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并已造成科学上和精神上的污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极少数科幻小说,已经超出谈论‘科学’的范畴,在政治上表现出不好的倾向。”[1]
与此同时,科幻文学是姓“科”还是姓“文”的争论也被提上桌面。该问题所关心的是科幻到底是一种文学体裁,还是科普创作的一部分。当时,在第一线从事科幻创作的作者们,几乎都认同科幻小说是一种文学样式。而科普评论家、科学家和有关领导则判定科幻小说是科普创作的一部分。他们以此为出发点,要求科幻小说更多地围绕着科学内容展开,压缩其中情节、背景描写、人物刻画等文艺成份,实质上便是否定科幻小说的文学本质。
在现今回顾这一段历史,搜寻这场争辩的相关资料的时候,我们很快看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一点:作为这样一场咋政策上决定一种在国内现实存在,在国外正经历着一场名为“赛伯朋克”革命的文体之生死存亡的讨论,居然从来不曾有主流文学界人士介入。
故而以科幻作者和科学家、科普批评者、文学机构上的领导构成的争论双方所关注的焦点,从科幻小说中所设定或者预知的科学构想,到作品中反映的意识形态倾向性问题,进行了漫长而没有任何意义的争辩。
当时的科幻作者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他们大多是理科出身,对文学尤其是科幻文学的认识大多本身就没有太深刻和独到的见解;然而他们笔下所涉及的领域又往往并非他们自己所擅长的部分。故而面对着质问和批判,他们能够进行回应的,往往是在那些远离文学范畴、他们自己也不甚精通的各门类科学理论的诘问。同时,作为科学工作者,党政机构的一次次审查给予他们的日常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当时科幻作者的“领头羊”郑文光突发脑溢血瘫痪,各大科幻期刊被勒令停业整顿。在这样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作者都选择了妥协的方式。以撰写科普作品出身,当时唯一的专业科幻作家叶永烈为例,1984年成为专业作家之后,不再进行科幻领域的创作,而是转向纪实文学方面的写作,算是为自己正了是作者而非科普工作者的名。
从1983年11月算起,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当时的所有科幻作品被彻底打上了“精神毒草”的标签。各类科普杂志上不再发表科幻作品,图书市场无论是国外的作品引进还是本土作家的创作,一切涉及科幻的原创性出版活动几乎都被彻底停止。
其时,著名科幻理论家吴岩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感叹:“现代科学精神在中国普罗大众中从来就没有生根。”
这一个阶段,曾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科幻领域的断裂期:没有作品,没有批评。仿佛从来就不存在这样的事物。
在一片缺乏科学精神的土壤里,作为承接和融合了科学与幻想的科幻作品以及科幻作者大都是孤立无援的。而且以其内容的复杂性和思想的难以把握,它往往同时受到来自文学界和科学界两方面的困难包围。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八十年代初期的这一批作者,在这两重包夹之下,还多了一层无所不在的政治因素。
之后一直到90年代初期,随着《科幻世界》的壮大,中国科幻才逐渐开始迈出回复元气的步伐。但是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潜伏期之后:“当七十年代末中国文化百废待兴时,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一起复兴,一起学习国外创作的先进经验。但是当九十年代中国科幻再一次复兴时,主流文学已经“经历了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等一个又一个文学思潮,作家们的写作水准越来越高,趋向成熟。科幻小说在这期间一直是一个零生产状态。到了九十年代,当纯文学将国外的各种文艺思潮操练了一遍,出现多元化格局的时候,刚刚复苏的中国科幻小说在审美和艺术水准上只能望其项背,有些科幻作品在艺术性上还不如八十年代的作品。”[2]
不过显然,科幻作者和读者大多有些理想主义的倾向。甚至于其中很有一部分人对科幻这一融合了科学与幻想的存在抱着类似于宗教精神的依恋和责任感。很多活跃在七八十年代的作者、读者,以及在90年代之后为科幻之复兴所吸引的评论者开始对科幻批评以及科幻理论研究方面进行学理性的研究。较为有代表性的有吴岩、星河、姚海军等。
从此开始,中国科幻逐渐走向世界。《科幻世界》杂志社在1991年、1997年、2007年分别承办了三次世界科幻(奇幻)大会。除了更多地吸引了一大批科幻读者之外,它最为重要的功能是推进了科幻理论的发展。科幻,不仅仅是小说和**。
纵观中国科幻的百年发展历程,总得说起来,大约有四次高峰。第一次是在世纪之初,科幻作为一种来自于西方,承载着“启蒙”的大潮奔涌而来,不过它的发展很快就在民族运动当中消亡;第二次是在五十年代初期,那个时代的一切文学几乎都伴随着口号式的意识形态的束缚;第三次便是在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初期的兴盛,然而本来应该是进入最为纯粹发展阶段的科幻作品,却又一次地被政治所压迫;第四次便是当下,落后于世界二十年的科幻,要解决的问题从来不只在于创作。
别处转载希望对你有所启发,谢谢
松鹰的主要作品
一、读
“读”是指阅读,或者说是“博览群书”。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教材,教材最初为自编讲义《科普写作基础知识》,后为《科普写作技巧》(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二是浏览课外科普读物。
我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讲了一个故事:香菱向黛玉请教如何做诗,黛玉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清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黛玉教香菱做诗的方法,对于初学科普写作的青年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多读多看科普名家的作品,既可以学习和继承前辈科普作家的优秀传统;又可以从众多科普作家的创作中吸取写作经验,领悟写作技巧。
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也说明了“读”是“写”的基础。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科普写作的初学者要掌握科普写作的技法,要提高科普写作的水平,多读优秀的科普作品,是颇有成效的自学方法之一。
“读”又可以分为粗读和精读两种。“粗读”指广泛浏览和快速阅读,目的是让学生在广度上对科普写作有个粗略的了解。“精读”是在深度上化些功夫,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掌握一些科普创作理论和写作技法。
浏览科普读物,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使学生进—步从感性上去认识和体会各类科普文体的特点,从中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普写作的兴趣。
二、析
“析”是指佳作赏析。主要是精选一些优秀的科普作品供学生阅读与欣赏,便于学生从感性上品味、领略有关科普创作的理论及科普写作技法。
些技巧。
“析”可以全面性地对所选科普作品进行欣赏分析,也可以根据所选佳作本身固有的特色,有重点地去欣赏分析。《科普写作技巧》这本教材中的“请您欣赏”和“专家点评”,实际上就是一种赏析方式。我们结合专题讲座对科普佳作进行欣赏分析,教材中的每个专题,我们都相应地精选了科普名家名作,供学生欣赏、阅读,然后再加以评析。在《科普写作技巧》第二讲《神箭手百步穿杨——确定选题的技巧》的“请您欣赏”板块中,我们选用了科普作家陈芳烈的《邮票上的“通信”》,在“专家点评”板块中结合本讲专题对该文进行了赏析:《邮票上的“通信”》这篇文章的标题新颖别致,引人注目。尤其是广大集邮爱好者,只要一看到这个题目,就会为之眼睛一亮。因为这个选题,其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科技含量极高的集邮专题。再说,1983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通信年”,向人们展示这样的集邮专题,是十分切合时宜的。而该文作者陈芳烈先生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及丰富、翔实的内容,并借助于27枚邮票,图文并茂地向读者介绍了通信的起源、传说以及近代电话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知识,为人们了解“通信”,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果从“选题技巧”来看,这篇佳作就很值得我们品味与鉴赏:
1.选题方法
这篇文章属于“社会性选题。”这一信息的发布,很自然地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特别是青年读者会格外关注。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也是一种社会热点。作者及时捕捉到这一信息并很快确定了选题,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资料(包括邮票的搜集)上的准备。在落笔行文时,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始就依此为由头,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2.选题原则
作者兼顾了其中的四个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通信”及其历史演变、发展,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古代原始的光通信(如狼烟、烽火、孔明灯等)和声通信(如鼓声、锣声、笛声、口哨声等)以及近代、现代、当代的电话通信和卫星通信,都是客观事实。这就符合了选题的“客观性原则”。
②新颖性原则。这篇文章中所介绍的无线电话、电视电话、录音电话以及国际通信卫星等电信技术,在当时都可以称得上是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成果。因此,这篇文章的选题符合“新颖性原则”。此外,作者将集邮和通信技术的普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富有新意的,这就是写作上的一种创新意识,这也符合“新颖性原则”。
③需要性原则。“通信”,“虽然它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打交道,但有关通信的知识,却远非家喻户晓。”由于作者清醒地看到这一现实,因此,这篇文章的选题符合“需要性原则”。作者已经预见到,这篇文章的刊发,“将有助于人们了解通信”,并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这也是社会的需要。
④可行性原则。作者在确定《邮票上的“通信”》这一选题之前,已经捕捉了一定的社会信息。陈芳烈先生本人就是一位电信专家,他对世界通信史比较熟悉,手头已经掌握了较丰富的资料。另外,他对《知识就是力量》这本杂志也比较了解。这是一本综合性的科普期刊,读者对象大多在初中文化以上。有了这么一个“知彼知己”的过程,这篇文章的选题,自然又符合了“可行性原则”。
3.精耕细作
作者为了写好这篇文章,除了广泛地收集和积累资料外,还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由三个自然段所组成,交代了写作缘由,点明了全文要介绍的内容;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内容比较丰富,所占篇幅相对要长一些,由“通信的起源”、“传说与通信”、“形形色色的电话”、“卫星通信”等四方面的内容所组成,资料涉及古今中外;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
为 利 通过赏析,学生对本讲的主要内容加深了理解,对本讲的要点把握更准了。再譬如,要解决学生写作中的“构思开头难”问题,要初步掌握了十几种“开头法”,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
如果说,佳作赏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的话,那么,对学生习作中的“佳品”进行讲评,这就是另—层次的“赏析”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疑是一种催化剂。
选择一本科普书籍或指定一篇优秀的科普文章,安排学生写“书评”或写“读后感”,这种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科普读物的赏析水平。
三、仿
“仿”,本文是指借鉴和模仿。我们认为,仿写是写作实践中的一种较好训练形式。仿写可以让学生从模仿入手,可以让学生借鉴和学习科普佳作在立意、构思、表达、语言等方面的长处,这对于引导学生入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有益的。
在仿写训练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注意两点:
第一,仿写是仿照一篇文章的样式、结构和写法等,自己另写一篇相类似的文章。因此,主要内容与所用材料和原文是不相同的,切忌对原文进行改头换面。
第二,不要将仿写与缩写、扩写、改写等混淆起来。缩写、扩写与原文的主题一致,仿写则另起炉灶,写不同的内容,表达不同的主题;改写可以改变原文的体裁、写法等等,而仿写则要求在体裁、结构、写法等方面与原文大体相类似。
四、积
“积”是指对写作材料的收集和积累。写作必须先占有资料,这是取决于我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思想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中外科普作家的成功作品,都是在大量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五、创
“创”是指独立写作。独立写作需要具有创造性,因此,我们的学生必须提高收集信息、确定选题、设计标题和加工信息等综合能力。
科普写作,其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它要求作者能把自己学习、生活、科研中获得的科学素材,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撰写成可以向大众传播的科普作品;或者是将在调查研究中和科学文献中获取的材料,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融汇贯通,再从新的角度,以新的观点,用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加工撰写成科普作品。
科普写作是科普创作的前奏。只要在科普写作实践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在不远的将来就能成为科普作家队伍中的一员,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古典文多为写人的,当作议论文写较好
散文、科普论文、评论
《狂飙书简》(《四川文艺》1977年第1期)
《呼兰河寻梦》(大型文学刊物《红岩》1986年第3期,2008年9月16日 凤凰读书)
《麦克斯韦和电磁理论》(载《自然杂志》1979年2卷11期,作为该刊麦克斯韦逝世一百周年重要纪念文章;《科普文摘》1981年1期全文转载)
《伟大的科学三步曲——试论电磁理论的创立》(载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6月;《新华文摘》1980年9期全文转载)
《攫雷电于九天的人》(载《科学文艺》1979年2期;《新华文摘》1980年1期全文转载)
《给无线电装上心脏的人》(载《科学文艺》1980年3期;《新华文摘》1981年1期全文转载)
《凯尔文:不畏“失败”的一生》(载《自然杂志》1980年3卷8期)
《传记·科学史·文学》(载《科技写作创刊号》)
《人物评传·马可尼和波波夫》(载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6月)
《科学普及及科学发明》(《科普学文汇》四川科技出版社1981出版)
《科普之父伽利略》(《科普学文汇》四川科技出版社1981出版)
《理应立传》(载《科技日报》1987.2.3)
《系统平衡说:冠心病致病机理新探》(载《大自然探索》学术季刊1991·3)
《科普学三大定律》(周孟璞、松鹰,第15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9)
《中国近现代科普的第一次高潮》(第15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9)
《树立科学道德是科普的一个重要内容》(周孟璞、松鹰,第16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0)
《培根的三句名言》(《科普研究》2009第2期;第16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0)
《中国科普史新论》(周孟璞、松鹰,第17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1)
《科普创作随感》(《科普研究》2014年第6期) 《落红萧萧》(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啊,哈军工》(重庆出版社1986)
《白色漩涡》(花城出版社1998)
《杏烧红》(花城出版社2008)
《白色巨塔》(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
《白色迷雾》(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心之恋》(载《深圳特区文学》1988·5)
《泸沽湖的诱惑》(载《十月》杂志1991·2)
《泸沽湖的诱惑》(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9) 《接引雷电下九天》(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0)
《电波之父麦克斯韦》(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1)
《电子科学发明家》(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
《富兰克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
《爱因斯坦》(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
《法拉第》(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4)
《麦克斯韦》(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4)
《卢瑟福》(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7)
《费米》(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7)
《四巨匠》(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伽利略》(新蕾出版社 2000)
《电子英雄》(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原子风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三个人的物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四大科学巨匠》(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
《科学巨人的故事》(10册)(希望出版社 2012) 《科普学》(周孟璞、松鹰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科普创作通论》(副主编、第二撰稿人,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关于“关于科幻的疑问”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曼寒]投稿,不代表Cali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library.cn/zsbk/202412-1223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Cali号的签约作者“曼寒”!
希望本篇文章《关于科幻的疑问》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Cali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关于科幻的疑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科幻的疑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科...